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 上周回顾
7月29日-8月2日当周,申万一级行业普遍处于分化的状态。其中电子行业下跌0.92%,位列第12位。估值前三的行业为国防军工、综合、计算机,电子行业市盈率为44.92,位列第4位。
电子行业细分板块比较,7月29日-8月2日当周,大部分电子行业细分板块处于上涨态势。其中,分立器件、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涨幅最大。估值方面,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LED估值水平位列前三,化学元件、模拟芯片设计估值排名本周第四、五位。
▌苹果公司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
苹果近日发布了2024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总营收为857.8亿美元,同比增长5%;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40美元,同比增长11%。苹果在这一季度重回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服务业务和除iPhone外的其他硬件产品。不同业务的营收数据显示,该季度iPad业务强势回暖,营收71.62亿美元,同比增长23.7%;Mac业务营收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2.4%;服务业务营收再创历史新高,达242.13亿美元,增幅为14.1%。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表示将继续在人工智能技术上进行重大投资。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Apple Intelligence 个人智能系统,按照计划,苹果将分阶段和分区域推出AI功能。近日,苹果向iPhone和iPad用户推送了iOS 18.1和iPadOS 18.1开发者预览版Beta更新。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标的:领益智造、立讯精密、东山精密、蓝思科技、鹏鼎控股、歌尔股份、德赛电池、珠海冠宇等。
▌AI浪潮助推HBM景气度持续飙升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带动高带宽半导体(HBM)需求加速增长。据韩联社报道,SK海力士今年第二季度销售额突破16.4万亿韩元,创历史新高,营业利润时隔6年重上5万亿韩元大关。其中,HBM销售额环比和同比分别激增80%和250%以上,成为SK海力士二季度业绩的最大推手。业界预测,SK海力士已将重心转到HBM第五代HBM3E产品上。预计三季度HBM3E的出货量将占今年整体HBM出货量的一半以上,第6代HBM4最早将在明年开始量产,在比原计划提前1年。与此同时,三星电子通过更换半导体板块负责人、新设HBM开发组等正加快新一代HBM技术研发,与SK海力士展开竞争。日前,路透社援引消息称,三星电子HBM3芯片已通过英伟达的质量测试。三星计划2025年制造HBM4样品,2026年实现量产。HBM已成为AI时代“兵家必争之地”,建议关注国内相关企业进展:雅克科技、联瑞新材、中微公司、赛腾股份、精智达、香农芯创等。
半导体制裁加码,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不稳定,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等风险。
股票组合及其变化
1.1
本周重点推荐及推荐组
(1)苹果公司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
苹果近日发布了2024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总营收为857.8亿美元,同比增长5%;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40美元,同比增长11%。苹果在这一季度重回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服务业务和除iPhone外的其他硬件产品。不同业务的营收数据显示,该季度iPad业务强势回暖,营收71.62亿美元,同比增长23.7%;Mac业务营收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2.4%;服务业务营收再创历史新高,达242.13亿美元,增幅为14.1%。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表示将继续在人工智能技术上进行重大投资。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Apple Intelligence 个人智能系统,按照计划,苹果将分阶段和分区域推出AI功能。近日,苹果向iPhone和iPad用户推送了iOS 18.1和iPadOS 18.1开发者预览版Beta更新。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标的:领益智造、立讯精密、东山精密、蓝思科技、鹏鼎控股、歌尔股份、德赛电池、珠海冠宇等。
(2)AI浪潮助推HBM景气度持续飙升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带动高带宽半导体(HBM)需求加速增长。据韩联社报道,SK海力士今年第二季度销售额突破16.4万亿韩元,创历史新高,营业利润时隔6年重上5万亿韩元大关。其中,HBM销售额环比和同比分别激增80%和250%以上,成为SK海力士二季度业绩的最大推手。业界预测,SK海力士已将重心转到HBM第五代HBM3E产品上。预计三季度HBM3E的出货量将占今年整体HBM出货量的一半以上,第6代HBM4最早将在明年开始量产,在比原计划提前1年。与此同时,三星电子通过更换半导体板块负责人、新设HBM开发组等正加快新一代HBM技术研发,与SK海力士展开竞争。日前,路透社援引消息称,三星电子HBM3芯片已通过英伟达的质量测试。三星计划2025年制造HBM4样品,2026年实现量产。HBM已成为AI时代“兵家必争之地”,建议关注国内相关企业进展:雅克科技、联瑞新材、中微公司、赛腾股份、精智达、香农芯创等。
1.2
海外龙头动态一览
7月29日-8月2日当周,海外龙头大部分处于下跌态势。艾睿电子领涨,涨幅为2.54%;英特尔领跌,跌幅为31.48%。
https://www.tugt.cn从更宏观角度,我们可以用费城半导体指数来观察海外半导体行业整体情况。该指数 涵盖了 17 家 IC 设计商、6 家半导体设备商、1 家半导体制造商和 6 家 IDM 商,且大部分以 美国厂商为主,能较好代表海外半导体产业情况。
从数据来看,7月22日-7月26日当周,费城半导体指数总体呈现下跌态势,近两周整体处于先涨后跌态势。更长时间维度上来看,指数在进入 2022 年下行通道后,2023 年 1-6 月,复苏迹象明显,处于震荡上行行情;7 月以来处于下行行情;10 月底开始持续上涨。2024年上半年整体处于上升态势,在四月有所回调。
周度行情分析及展望
2.1
周涨幅排行
跨行业比较,7月29日-8月2日当周,申万一级行业普遍处于分化的状态。其中电子行业下跌0.92%,位列第12位。估值前三的行业为国防军工、综合、计算机,电子行业市盈率为44.92,位列第4位。
电子行业细分板块比较,7月29日-8月2日当周,大部分电子行业细分板块处于上涨态势。其中,分立器件、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涨幅最大。估值方面,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LED估值水平位列前三,化学元件、模拟芯片设计估值排名本周第四、五位。
7月29日-8月2日当周,重点关注公司周涨幅前十:仪器仪表、数字IC分别占两席,功率半导体、EDA、封测、软件、光学元件、半导体设备各占一席。士兰微(功率半导体)、概伦电子(EDA)、全志科技(数字IC)包揽前三,周涨幅分别为14.25%、10.44%、9.69%。
2.2
行业重点公司估值水平和盈利预测
行业高频数据
3.1
台湾电子行业指数跟踪
行业指标上,我们依次选取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台湾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行业指数、台湾电子零组件行业指数、台湾光电行业指数,来观察行业整体景气。日期上,我们分别截取各指数近两周的日度数据、近两年的周度数据,来考察不同时间维度的变化。
近两周:环比看,7月22日-8月2日两周,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台湾电子零组件行业指数、台湾计算机及外围行业设备行业、台湾光电行业指数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台湾电子行业各细分板块指数在本周均呈现出明显的下跌趋势。
近两年:更长时间维度看,台湾电子行业各细分板块指数经过2022年震荡下行后,上半年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但进入下半年以来复苏放缓。其中台湾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行业指数2023年7月以来呈现先降后升态势,台湾电子零组件行业指数、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近期有所回升,台湾光电行业指数则在低位震荡。
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台湾IC产值同比增速,将电子各板块合在一起观察:
中国台湾IC各板块产值同比增速自2021年以来持续下降,从2023年Q2开始陆续有所反弹,各板块产值降幅均有所收窄。IC板块整体表现不佳,主要因为消费电子需求差,导致IC设计下滑,加之2021年缺货、涨价导致的2022年库存水位上升。但随着AI、5G、汽车智能化等应用领域的推动,2024年需求开始逐步回升。
3.2
电子行业主要产品指数跟踪
受益于上游头部供应商减产以及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电子市场有所恢复,存储芯片价格整体呈现回升趋势。NAND方面:Wafer:512GbTLC现货平均价从2023年7月底开始回升,2024年7月22日价格为3.25 美元。DRAM方面:DRAM:DDR4(8Gb(512Mx16),3200Mbps)现货平均价从2023年9月中旬开始持续上涨,2024年3月以来价格略有下滑,6月之后呈现小幅回升态势,8月2日价格为1.74 美元。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 2023 年 H1 整体呈同比下降态势。2024 年 5 月,全球半导体当月销售额为 491.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3%,其中中国销售额为 149.1 亿美元,环比增长 5%,占比达 30.3%。此外,从 2023 年 6 月开始全球半导体当月销售额逐月递增,直至 2023 年11月份开始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变动转正并持续扩大。
面板价格保持稳定态势。面板价格自2021年7月以来,价格持续下降,目前价格整体保持稳定,其中液晶电视面板:32寸:OpenCell:HD价格近期有所回升,2024年7月23日为39美元/片,液晶显示器面板:21.5寸:LED:FHD价格自2022年8月23日以来,价格稳定在43.3美元/片,2024年3月22日价格略有上升,为44.00美元/片。
2023H2,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转正。2024年6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4.3%。全球范围内,202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3.3%,但分季度来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三季度同比降幅逐季收窄,2023年四季度同比变动转正,2024年二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维持上升,同比增长6.5%。主要由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手机硬件缺乏创新,发达经济体以及中国5G周期结束后,消费者换机周期拉长;另一方面中国疫情之后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消费者需求疲软。
无线耳机方面,国内海关出口数据显示,2023 年以来呈现复苏趋势,全年自2023年 2 月以来无线耳机月度出口量同比增幅持续为正,且自 2023 年 9 月以来同比增幅持续扩大。无线耳机技术已经充分成熟,相对于手机消费,无线耳机普及还有空间,随着无线耳机传 感器的增多,产品体验感会更加出色,叠加价值量相对手机较小,换机周期会显著快于手机。因此,随着国内的放开和经济复苏,我们继续看好无线耳机这类可穿戴设备的成长。
中国智能手表 2023 年全年累计产量同比下降 5.90%;但进入 2024 年之后出现反弹,第一季度智能手表累计产量同比增长 24.7%,打破近两年的持续下滑趋势,增长态势有望持续。展望 2024 年,随着生成式 AI 与终端硬件的结合,智能手表有望集成更多 AI 功能,从而为市场增长开辟新途径。
个人电脑方面,2024H1,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上升10.04%,扭转了2022年下半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回顾历史,2020-2021年疫情带来居家办公需求快速上升,推动PC重回增长轨道,但疫情带来的短期复苏结束后PC重回弱势趋势,在2022Q2开始进入下行区间,2022Q2全球PC出货量同比微增0.53%,远低于Q1的11.44%的增速,2023H1,全球PC出货量继续下降,一季度同比下降29.16%,二季度同比下降17.16%;2023Q3,出货量同比下降5.47%,降幅有所收窄;2023Q4,出货量同比下降2.94%,降幅进一步收窄。2023年,品牌台机/品牌一体机/服务器出货量累计达392.58万件,同比增长2.62%。AI大模型落地给PC产业链带来新的创新驱动力,另外PC换机潮的到来,预计2024年PC市场将恢复增长。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车,新能源车销量依旧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23年1-4季度分别取得26.18%、60.92%、28.68%、38.68%的同比增速。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949.52万辆,同比增长37.88%。2024年第二季度,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32.06%。新能源车产业链已经发展成熟,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带来的电子零部件和汽车半导体的需求将持续保持高成长态势。
近期新股
4.1
龙图光罩(688721.SH):国内稀缺独立半导体掩模版供应商
龙图光罩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掩模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掩模版,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图形转移工具或者母板,承载着图形信息和工艺技术信息。掩模版的作用是将承载的电路图形通过曝光的方式转移到硅晶圆等基体材料上,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批量化生产。掩模版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平板显示、电路板、触控屏等领域。
公司紧跟国内特色工艺半导体发展路线,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迭代,半导体掩模版对应下游半导体产品的工艺节点从1μm逐步提升至 130nm,比特派app下载产品广泛应用于功率半导体、MEMS 传感器、IC 封装、模拟IC等特色工艺半导体领域, 比特派钱包官方网站入口终端应用涵盖新能源、光伏发电、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无线通信、物联网、消费电子等场景。公司已掌握 130nm 及以上节点半导体掩模版制作的关键技术,形成涵盖CAM、光刻、检测全流程的核心技术体系。在功率半导体掩模版领域,工艺节点已覆盖全球功率半导体主流制程的需求。
公司以特色工艺半导体市场为切入点,紧扣国内半导体厂商的发展需求,不断提升掩模版工艺技术水平和客制化服务能力,逐步进入国内多个大型特色工艺晶圆厂供应商名录,在部分工艺节点上实现了对国外掩模版厂商的国产替代。公司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外还获得广东省功率半导体芯片掩模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6 项,实用新型专利 27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36 项。
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收2.18亿元,2020-2023年CAGR为60.6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360.87万元,2020-2023年CAGR为79.41%。2020-2023年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0.53亿元、1.14亿元、1.62亿元、2.18亿元,YOY依次为115.77%、42.08%、35.13%。2020-2023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447.87万元、4116.42万元、6448.21万元、8360.87万元,YOY依次为184.30%、56.65%、29.66%。2023年公司主要产品合计产销率达到99.95%,2021-2023年整体产销率实现稳定高于99.85%。
4.2
绿联科技(301606.SZ):深耕消费电子领域,产品矩阵布局丰富
主要从事3C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数码解决方案,产品主要涵盖传输类、音视频类、充电类、移动周边类、存储类五大系列。公司依托“UGREEN绿联”品牌布局境内外市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在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已成为科技消费电子领域的领先品牌之一。公司战略布局线上销售平台,实现了天猫、京东、亚马逊、速卖通、Shopee、Lazada等国内外主流电商平台的覆盖,公司品牌主要产品在主流平台榜单中均排名领先。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线下销售渠道,国内经销网络覆盖全国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品牌线下影响力持续增强。公司曾获得“阿里巴巴王者店铺”“京东年度好店”等荣誉,公司主要产品持续入选亚马逊平台最畅销产品(Best Seller)、亚马逊之选(Amazon’s Choice),品牌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在科技消费电子领域的工业设计、硬件设计、软件研发、工艺制造等方面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境内专利八百余项(其中发明专利十七项),拥有境外专利七百余项。
2023年实现营收48.03亿元,2019-2023年CAGR为23.80%;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88亿元,2019-2023年CAGR为14.59%。公司2019-2024Q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45亿元、27.38亿元、34.46亿元、38.39亿元、48.03亿元、12.84亿元,2020-2024Q1年YOY依次为33.85%、25.88%、11.4%、25.09%、27.06%;2019-2024Q1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25亿元、2.98亿元、2.97亿元、3.27亿元、3.88亿元、1.02亿元,2020-2024Q1年YOY依次为32.20%、-0.47%、10.39%、18.35%、10.44%。
行业动态跟踪
5.1
半导体
英特尔再调整代工业务管理,前美光高管将担任英特尔首席全球运营官
英特尔近日宣布,前美光高管纳加・钱德拉塞卡兰(Naga Chandrasekaran)将接替即将退休的基万・埃斯法贾尼(Keyvan Esfarjani),担任英特尔首席全球运营官。
钱德拉塞卡兰将于8月12日正式加入英特尔,负责领导代工厂制造与供应链管理,并兼任执行副总裁,向英特尔 CEO 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汇报工作。他在美光拥有超过20年的工作经验,最后担任美光技术开发高级副总裁。
英特尔 CEO 表示,钱德拉塞卡兰的专业知识和领导力将帮助公司加快半导体供应链和AI时代系统代工厂的建设。在今年5月,英特尔还宣布了另一则代工业务人事调整,由凯文・奥巴克利接替斯图尔特・潘担任代工业务的客户服务和生态系统运营主管。。
(资料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AMD台湾地区研发中心建设计划核定通过,总经费86.4亿元
据中国台湾经济日报报道,AMD获准在台湾设立其首座亚洲研发中心,核定总经费为86.4亿元,其中台湾地区将补助三成。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邱求慧表示,AMD的开放式架构GPU和AI平台吸引了33家台厂参与研发,预计带动150亿元的新投资,并每年培养超过1000名AI人才。
该研发中心将开发AI软硬件前瞻技术,并承诺引进50%的国外人才。经济部向AMD提出了三项条件:引进前瞻关键技术、引进50%国际人才并配合教育部培育研发人才、提高本地零组件自主率以建立台湾供应链。
(资料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美拟进一步胁迫别国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
据报道,美国拜登政府计划在今年8月公布新规定,援引“外国直接产品规则”扩大对中国芯片制造商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限制,但将排除来自日本、荷兰和韩国等盟友的出货,限制该规则的影响。ASML和东京电子等主要芯片设备制造商不会受到影响。
在7月31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多次阐明反对美方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经贸科技问题,指出美方对华芯片出口管制破坏国际贸易规则,损害全球产业链稳定。林剑强调,中方将密切关注相关动向,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呼吁相关国家抵制胁迫,共同维护公平、开放的国际经贸秩序
(资料来源:集微网)
三星电子半导体事业部Q2投资达71.8亿美元
三星电子7月31日宣布,第二季度公司在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为12.1万亿韩元(约合87.7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加8000亿韩元。主要投资集中在半导体领域,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获得9.9万亿韩元(约合71.8亿美元)的投资,以加强其在存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满足市场对高带宽存储器(HBM)和DDR5等高价值存储产品的需求。此外,三星对显示器的投资增加至1.8万亿韩元。
第二季度,三星的营业利润达10.44万亿韩元,营收达74.07万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1462.3%和23.4%。存储半导体市场表现良好,DS部门销售额达28.56万亿韩元,营业利润达6.45万亿韩元,同比销售额增长94%,营业利润增长10.81%,创8个季度以来最高营业利润。三星表示将继续稳步投资设备和研发,以确保未来竞争力。
(资料来源:集微网)
5.2
消费电子
高通推出第二代骁龙4s移动平台,让全球数十亿智能手机用户能够使用5G连接
高通技术公司于2024年7月30日宣布推出第二代骁龙4s移动平台,旨在普及和增强5G技术。该平台具有多任务处理、稳健CPU性能、双频NavIC定位、AI增强音频、流畅游戏和强大视频流传输等特性。高通高级副总裁Chris Patrick表示,这一平台将以经济实惠、强大性能、长电池续航和广泛5G接入推动5G普及。
小米印度公司总裁Muralikrishnan B表示,将与高通合作,通过第二代骁龙4s为更多用户提供千兆比特级高速连接。小米计划在2024年底前推出首款采用该平台的终端。
(资料来源:集微网)
全球智能手机Q2出货量增长12% 各区域均实现强劲反弹
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2.889亿台,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正增长。三星继续位居第一,出货量为5350万台,苹果以4560万台位居第二。小米出货量达4230万台,市场份额为15%。vivo和传音分别以2590万台和255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四和第五。
Canalys高级分析师Sanyam Chaurasia表示,下半年苹果和三星将专注于成熟市场的策略,而其他品牌则在新兴市场备货。欧洲和北美的出货量显著增长,厂商为季节性销售旺季准备库存。三星将通过Galaxy生态系统和AI特性提升产品价值,苹果则将展示AI战略以推动换机需求。
大中华区的增长轨迹与全球市场相似,本土品牌将在高端智能机领域利用生成式AI特性实现差异化,捕捉高端消费并在全球范围内复制成功经验。
(资料来源:集微网)
苹果iPhone 16高端系列将在印度生产 打破订单回流中国大陆消息
富士康将首次在印度制造高端iPhone 16 Pro和Pro Max机型,显示苹果对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及其供应链的重视。富士康是苹果最大的iPhone供应商,也是其在印度最大的代工厂,将受益最大,并打破了比亚迪抢单的消息。
去年,苹果在印度首次制造最新的iPhone 15系列,但仅限于入门机型。富士康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Sriperumbudur工厂将很快为iPhone 16 Pro系列进入新产品导入(NPI)阶段,并在发布后立即量产。这将是苹果首次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进行NPI,表明苹果扶持印度成为全球iPhone生产重镇的决心。
尽管之前传出iPhone 16在印度组装出现问题,但供应链人士否认了订单回流中国大陆的消息。自2017年起,苹果逐步在印度组装不同型号的iPhone,显示其对印度市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苹果计划在未来3至4年内,将印度生产的iPhone比例从目前的14%提升至25%。
摩根士丹利预计,2023年苹果在印度的营收将增长42%至87亿美元,iPhone出货量将增长39%至920万台,使印度成为苹果的第五大手机市场。
(资料来源:集微网)
5.3
汽车电子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宣布在德国裁员至少11000人
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采埃孚(ZF)7月26日表示,由于面临向电动汽车转型和外国竞争的压力,该公司将在德国削减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就业岗位。采埃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到2028年,德国员工数量将从目前的约54000人减少11000~14000人。”采埃孚表示,大幅裁减国内员工规模的决定是为了“应对交通领域的变化,特别是电动汽车领域的变化”。
采埃孚CEO霍尔格·克莱恩(Holger Klei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举“困难但必要”。“形势的严重性要求我们采取果断行动,使公司适应更加严峻的市场和竞争环境。”克莱恩表示,重组德国汽车供应商是为了“增强我们的竞争力,巩固我们作为世界领先供应商之一的地位”。该集团表示,激烈的竞争、成本压力以及电动汽车需求疲软意味着重组将集中在采埃孚的电动机部门。
采埃孚表示,中国制造商已在新兴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市场“竞争激烈”。生产电动汽车电机的“利润率很低”,集团正努力通过传统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交叉融资纯电动汽车”。报告称,电动汽车的转向正在蚕食“传统和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的需求,而德国供应商在这一领域一直表现出色。与此同时,“目前纯电动汽车需求明显疲软”意味着采埃孚在高投资领域的产能过剩。克莱恩表示,尽管存在困难,“未来仍然属于电动汽车”。
(资料来源:集微网)
特斯拉因引擎盖问题召回逾180万辆汽车
特斯拉(Tesla)正召回美国市场上超过180万辆汽车,原因是其引擎盖闩锁警告系统存在问题。
全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NHTSA)周二表示,该问题可能会导致车辆引擎盖未锁时无法警告驾驶员,这可能导致引擎盖完全打开并阻碍驾驶员视线,从而增加发生碰撞的风险。
该机构表示,受影响车辆包括部分2021-2024款Model 3、Model S、Model X以及2020-2024款Model Y。
NHTSA表示,特斯拉已针对该问题免费发布了无线软件更新。上个月,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因后备箱和挡风玻璃雨刷存在问题召回了超过1.1万辆具有未来感的Cybertruck。
(资料来源:集微网)
上半年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量首破10万辆,同比增3.5倍
7月2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北京工业和信息软件业的发展情况。上半年北京工业、信息软件业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重点产业,增加值合计首次超过70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成,对经济增长贡献超6成,上拉GDP增速3.4个百分点。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上半年,北京信息软件业实现增加值4944.6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全市GDP比重22.7%,分别较今年第一季度和2023年全年提高0.2个和3.2个百分点,总量规模、增长水平、经济贡献居全市第一支柱产业地位。据介绍,伴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快速发展,北京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包括互联网应用)、数字内容服务等细分领域增势强劲。头部平台企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抖音、美团、快手营业收入约占全市信息软件业收入的“半壁江山”。
从整体看,上半年,北京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8.9%,连续9个月回升;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再次跃升至荣枯线以上,市场预期有效提振;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同比增长14.5%,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出口增势良好,为全市工业增长贡献重要力量,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86.2亿元,同比增长17.5%,连续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和12.9%,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超4成和7成。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产量首破10万辆,同比增长3.5倍。据了解,上半年北京市工业重点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5.6亿元,同比增长33.7%,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资料来源:集微网)
行业重点公司公告
中贝通信:2024年半年度报告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说明
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122亿元,与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6.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4亿元,同比增长 59.4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 1.049 亿元,同比增长62.86%。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 72.149亿元,较报告期初增长 17.5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9.947 亿元,较报告期初增长 2.82%。报告期末每股基本收益为0.2868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89.6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33%,增加1.65个百分点。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持续发展,稳中向好。筑牢新基建、大力发展智算算力与新能源业务、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在全公司上下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在5G新基建业务保持稳定的同时,公司算力业务增长较快。202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2亿元,同比增长16.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59.46%。报告期内5G新基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3亿元,算力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
上半年,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加快了智算集群建设、交付力度。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采购高性能服务器及配套金额累计约20亿元。在加紧合肥智算中心建设的同时,公司充分利用第三方数据机房资源,完成了中贝武当智算中心二期、中贝上海智算中心的开通运营,加上公司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中贝武当智算中心一期、中贝三江源智算中心及中贝太原智算中心,公司已初步完成智算中心全国布局。截止本报告披露日,公司上线运行投入使用的各智算中心算力集群累计算力已超过1万P 算力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不断提升,客户对算力集群需求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公司集群组网技术能力及后期的持续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紧跟市场动态变化和新技术发展,满足客户对算力资源调度、数据管理分析与定制开发等多方面需求,实现智算、调度、运维、模型和数据应用的一体化发展。同时,公司与全球知名企业和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推动以大模型为驱动的人工智能在医疗、司法、交通与新能源等领域的行业场景应用落地。
新能源业务方面,安徽新能源投资的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生产线,生产厂房与配套楼土建已基本完成,机电配套各专业陆续进场,产线设备陆续到货安装,计划于3季度末投产,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生产线的投产将极大地促进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开展。
闻泰科技:关于因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调整可转债转股价格的公告
闻泰科技公告,由于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闻泰转债”的转股价格将从96.61元/股调整为96.49元/股。该调整将于2024年8月5日生效。
(一)转股价格调整依据
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28日公开发行了8,6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860,000万元,并于2021年8月20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闻泰转债”,债券代码“110081”。根据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在本次发行之后,若公司发生派送红股、转增股本、增发新股(不包括因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而增加的股本)、配股以及派发现金股利等情况,将按下述公式进行转股价格的调整:
派送红股或转增股本:P1=P0÷(1+n);
增发新股或配股:P1=(P0+A×k)÷(1+k);
上述两项同时进行:P1=(P0+A×k)÷(1+n+k);
派送现金股利:P1=P0-D;
上述三项同时进行:P1=(P0–D+A×k)÷(1+n+k)
其中:P1为调整后转股价;P0为调整前转股价;n为派送红股或转增股本率;A为增发新股价或配股价;k为增发新股或配股率;D为每股派送现金股利。
(二)转股价格调整原因及结果
2024年6月14日,公司召开了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同意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5元(含税)。如在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
本次调整前,“闻泰转债”的转股价格为96.61元/股,根据《募集说明书》相关条款约定,转股价格本次调整如下:
P1=P0-D=96.61-0.125=96.49元/股(保留两位小数)
本次调整后的“闻泰转债”转股价格为96.49元/股,该转股价格自公司实施2023年度利润分配的除权(息)日即2024年8月5日起生效。“闻泰转债”自2024年7月29日至2024年8月2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停止转股,2024年8月5日起恢复转股。
龙迅股份: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一)大股东持股的基本情况
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前,合肥赛富合元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赛富创投”)持有龙迅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迅股份”或“公司”)股份7,823,020股,占公司总股本7.65%,其中5,285,824股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的股份,已于2024年2月21日起上市流通;2,537,196股为公司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取得的股份,已于2024年6月3日起上市流通。
(二)减持计划的实施结果情况
2024年6月3日,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了《龙迅股份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结果暨股份上市公告》(公告编号:2024-039),公司以股权登记日总股本69,264,862股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总数482,095股后股本数68,782,767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8股,实际转增总股数为33,015,728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增加至102,280,590股。
本次权益分派实施前,赛富创投尚未减持公司股份。本次权益分派实施完毕后,赛富创投持有公司股数变更为7,823,02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65%。赛富创投本次减持计划的减持数量做如下调整:权益分配方案实施前计划减持不超过296,700股调整至方案实施后计划减持不超过436,500股。
2024年7月30日,公司收到股东赛富创投的《减持股份结果的告知函》,在本次减持计划期间,赛富创投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票436,500股,减持比例占公司总股本0.43%。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佳禾智能:关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比例变动10%的公告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基本概况及配售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3﹞182号《关于同意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注册的批复》同意,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4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了可转换公司债券10,040,000张,每张债券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1,004,000,000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10,088,444.39元(不含税)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993,911,555.61元。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并出具了“天职业字[2024]1127号”《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验资报告》,对以上募集资金到账情况进行了审验确认。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意,公司本次可转债于2024年1月2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债券简称“佳禾转债”,债券代码“123237”。
公司控股股东东莞市文富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严帆通过配售认购“佳禾转债”共计3,465,456张,占本次发行总量的34.52%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1月23日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的《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公告书》。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变动情况
公司于近日获悉控股股东文富投资及实际控制人严帆于2024年7月17日至2024年7月30日期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大宗交易的方式转让其持有的“佳禾转债”共计1,582,304张,占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量的15.76%。
韦尔股份:关于实施2023年度权益分派时""韦尔转债""停止转股的提示性公告
(一)权益分派方案的基本情况
2024年6月25日,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确定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户上已回购股份后的总股数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0元(含税),预计分配现金红利总额为167,792,294.32元(含税),占公司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20%。如在实施权益分派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将维持每股分配金额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4月27日、2024年6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披露的《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本次权益分派方案实施后,公司将根据《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发行条款及相关规定,对“韦尔转债”当期转股价格进行调整。
(二)本次权益分派方案实施时停止转股的安排
公司将于2024年8月7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发布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和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公告。自2024年8月6日至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韦尔转债”将停止转股,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韦尔转债”恢复转股,欲享受权益分派的可转债持有人可在2024年8月5日(含2024年8月5日)之前进行转股。
普源精电: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授予结果公告
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第一类股票授予登记。授予数量为70.4081万股,授予价格分别为18.03元/股和19.88元/股,授予对象为76名核心骨干员工。有效期最长36个月,授予股票的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此次授予不会改变公司的控股权,股本总额保持不变。
(一)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授予情况
公司于2024年6月1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议案》和《关于向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公司监事会对授予激励对象人数、授予价格及授予数量调整发表了同意意见,对授予激励对象名单进行核实并发表了核查意见。本激励计划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实际授予情况如下:
1、授予日:2024年6月13日
2、授予数量:70.4081万股
3、授予人数:76人
4、授予价格:授予事业合伙人的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8.03元/股,授予企业合伙人的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9.88元/股。
5、股票来源: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的本公司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
6、授予对象及数量:核心骨干员工以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76人),70.4081万股,占股本总额比例0.38%。
伟测科技: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暨减持股份结果的公告
(一)大股东持股的基本情况
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前,股东苏民无锡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其一致行动人无锡先锋智造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持有上海伟测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74,366股,约占公司当时总股本的5.89%。上述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所取得的股份,已于2023年10月26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二)减持计划的主要内容
公司于2024年6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大宗交易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公告编号:2024-037),苏民无锡自上述减持计划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020,400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90%。
(三)减持计划的实施结果情况
公司于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披露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的提示性公告》。2024年7月18日,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的股份登记手续完成,公司总股本由113,373,910股增加至113,834,777股。公司于2024年8月1日收到股东苏民无锡、无锡先锋出具的《关于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告知函》,截至2024年7月31日,苏民无锡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982,700股,苏民无锡主动减持及被动稀释合计减持比例达到0.88502%,无锡先锋被动稀释比例达到0.00209%。截至本公告日,苏民无锡和无锡先锋基于市场及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立昂微:关于董事会、监事会完成换届选举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审计部负责人的公告
(一)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组成情况
上海伟测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非独立董事:王敏文先生、陈平人先生、吴能云先生、王哲琪女士;和3名独立董事;张旭明先生、李东升先生、吴仲时先生。董事长为王敏文,副董事长为陈平人。董事会下设五个专门委员会:战略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ESG委员会。各委员会的召集人及成员已经确定,独立董事在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董事会成员的任期为三年。具体成员如下:
1、战略委员会:王敏文、陈平人、张旭明,王敏文为召集人;
2、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张旭明、王敏文、李东升,张旭明为召集人;
3、审计委员会:吴仲时、张旭明、李东升,吴仲时为召集人;
4、提名委员会:张旭明、王敏文、李东升,张旭明为召集人;
5、ESG委员会:王敏文、吴能云、王哲琪,王敏文为召集人。
(二)公司第五届监事会情况
第五届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监事会主席任德孝,监事王昱哲,职工代表监事陈辉,任期三年。上述监事任期自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三年。监事会成员均未担任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公司第五届监事会中职工代表监事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审计部负责人聘任情况
总经理为陈平人,副总经理包括吴能云先生、凤坤先生、田达晰先生、咸春雷先生、刘伟先生、汪耀祖先生。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均为吴能云,证券事务代表为李志鹏,审计部负责人为赵享林。上述人员任期与第五届董事会一致,任职资格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四)部分董事、监事换届离任情况
本次董事会换届完成后,公司第四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王昱哲先生不再担任公司董事,其会担任公司第五届非职工代表监事。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王鸿祥先生不再担任公司独立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离任后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本次监事会换届完成后,公司第四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林森先生不再担任公司监事,离任后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上述董事、监事在任职期间勤勉尽责、忠实诚信,积极履行职责,为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司对以上离任的董事、监事在任职期间为公司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1)半导体制裁加码
(2)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
(3)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4)地缘政治不稳定
(5)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苹果公布季报,AI浪潮助推HBM景气度持续飙升—电子行业周报》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8月5日
发布机构:华鑫证券
本报告分析师:
毛正 SAC编号:S1050521120001
吕卓阳 SAC编号:S1050523060001
电子组简介
毛正:复旦大学材料学硕士,三年美国半导体上市公司工作经验,曾参与全球领先半导体厂商先进制程项目,五年商品证券投研经验,2018-2020年就职于国元证券研究所担任电子行业分析师,内核组科技行业专家;2020-2021年就职于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担任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iFind 2020行业最具人气分析师,东方财富2021最佳分析师第二名;东方财富2022最佳新锐分析师;2021年加入华鑫证券研究所担任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
高永豪:复旦大学物理学博士,曾先后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2023年加入华鑫证券研究所。
吕卓阳: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曾就职于方正证券,4年投研经验。2023年加入华鑫证券研究所,专注于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显示、碳化硅、汽车电子等领域研究。
何鹏程:悉尼大学金融硕士,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学士,曾任职德邦证券研究所通信组。
张璐:香港大学硕士,经济学专业毕业,于2023年12月加入华鑫证券研究所。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